温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 欢迎你!

教研时空

有研有味|陈芝飞名师工作站第四次活动 ——温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站

发布时间:2021-05-06

2020年11月26日下午陈芝飞名师工作站打卡温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举行了高中数学基于问题驱动思维同课异构课堂教学的研讨活动。

第一部分:开课环节——同课异构、教学相长

温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的邵联槐老师和塘下中学的潘伟珍老师开设了“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公开课。两位老师都从最常见的对数函数入手,引导学生列表、描点、作图、猜想性质,并用几何画板操作验证了猜想的严谨性。邵联槐老师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己任选底数,画出不同的对数函数,并加以总结。整节课从研究图象到研究性质,再从研究性质到研究图象,发现了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潘伟珍老师紧紧围绕指数函数图象与性质的研究方法,让学生利用导学案主动探究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数学源于生活,他还带领学生体验了对数函数在溶液酸碱度的测量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整节课贯穿了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方法,很好渗透了数学核心素养。

邵联槐老师

潘伟珍老师

第二部分:评课环节——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名师工作站的负责人陈芝飞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给出了高度的评价,他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两位老师都能够在课堂上密切关注学生知识的生成,学生反映出的问题更加能够彰显课堂的价值。关于几何画板的部分,陈芝飞老师也特别强调了数学中理性思考的重要性,要确保思维的严密性,避免想象代替结论。另外,陈芝飞老师为了让学员们进一步吃透教材,分别向我们介绍了人教版、湘教版和北师大版教材关于处理对数函数的区别与联系,让我们对人教A版教材的设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陈芝飞老师在评课的同时向大家传授了评课的方法,可以分别从教材的视角、教学的视角和学生的视角来评价一节课,这其实也是我们平时备课、上课、听课的时候应该思考的问题。

陈芝飞老师评课

名师工作室合影

第三部分:专家讲座——问题情境、考查四翼

这次活动我们有幸请到了温州市高中数学教研员叶事一老师。他为我们带来了非常精彩的讲座。讲座的主题是“把握试题情境特点,落实学生四翼考查”。

数学学业质量水平是六个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综合表现。每一个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划分为三个水平,而每一个水平是通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和体现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进行表述的,情境与问题就是其中一个方面。

“四翼”又是什么呢?2020年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包括高考的核心功能、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明确了“一核”、“四层”、“四翼”的概念及其在素质教育发展中的内涵。“一核”为考查目的,“四层”为考查内容,“四翼”为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是素质教育的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回答了“怎么考”的问题。

那么,“四翼”在考查核心素养的问题情境中是如何体现的呢?叶事一老师就这个问题为我们做了90分钟的精彩讲座。他从2019-2020年的全国卷和山东卷中举了几个有代表性的真题,详细为我们分析了自己对于高考命题的思考,例如高考题中是如何设置基础层面的问题情境,从而落实基础性的考查,即像钢琴的大三和弦和小三和弦的单一知识点的考查;如何设置综合层面的问题情境,从而实施综合性的考查,比如如何从一个具体的概率问题出发设计两到三个知识点;如何设置生活实践问题情境或学习探究问题情境,执行应用性的考查;如何设置开放性的生活实践问题或学习探索问题,从而推行创新性的考查。本次话题是叶事一老师结合了最新的高考动态为我们提供的最前沿的信息,为我们研究新教材、研究新高考指明了方向。


专家讲座:叶事一老师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